12月27日消息,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發布《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我國藍領勞動者群體規模達4億人以上,
占二、三產業就業人口的69.4%,在我國7.47億就業人口中占比超過53%。就業質量方面,大部分藍領勞動者的月均收入水平集中于5000-8000元。
報告顯示,用工企業藍領勞動者崗位需求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變動趨勢,在2月和7月會迎來用工高峰期。求職群體主要來源于人口大省、用工集中省份和
人口流出省份,意愿工作省份主要為東部地區和沿海用工大省。受數字技術發展影響,短視頻招聘的比例增幅達12.4%,直播招聘成藍領招聘新途徑。在
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下,中國藍領用工企業對高技能藍領勞動者需求不斷提升。
報告認為,近年來數字技術的發展為藍領勞動者求職帶來了新機遇,一方面數字經濟催生出網約配送員、物流快遞員等“新藍領”勞動者,為城市日常運
轉貢獻力量;另一方面,網站、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讓信息傳播不再受地域、途徑限制,藍領求職者可在線上獲取比較不同崗位信息,根據自身需求做出
最優選擇。2022年,快手推出了藍領招聘業務“快聘”,開始構建以信任為中心的藍領招聘關系。
報告調研顯示,“熟人推薦”和“短視頻/直播平臺”是當前藍領最主要的求職方式,其中藍領勞動者通過“短視頻/直播平臺”求職的比例相比一兩年前增
幅達12.4%,而“熟人推薦”“企業直招”“勞務中介代招”等求職方式占比則有所下降。
報告主要執筆人、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增強藍領群體在就業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既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也有助于釋放消費需求,
提高社會發展質量。為了促進藍領群體就業,需要推動勞務中介、藍領招聘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促進信息流通,讓更多青年人愿意進入藍領崗位。(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