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數智化賦能,產業的含‘綠’量、含‘新’量不斷提升。2022年,全區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9.8%,綠色低碳指標一路向好?!焙戏式涢_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2023-06-05 14:32:47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許多企業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敢于向先進技術研發的“無人區”挺進,努力攻克技術難關、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加快實現品牌化發展
2023-05-23 17:00:20除了進一步夯實新型基礎設施,吉林將構建支持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的有力要素保障體系。比如,財政連續3年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采取貸款貼息、事后獎補等方式,大力支持“智改數轉”項目建設,推動工業企業上云用平臺;突出“招大引強”工作重點,遴選優秀供應商分…
2023-05-23 16:55:30以“短視頻+直播平臺”為特征的消費互聯網新業態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為制造業企業發展帶來創新思路,有利于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同時這也對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在幫助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確保平臺的不同參與者能共享利益鏈上的價值創造,…
2023-05-23 16:53:27“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地方要結合產業基礎,依托各自技術、人才、資源稟賦,推進專業化、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辟愔钱a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說。
2023-05-12 16:03:58普渡大學實驗物理學家米歇爾·曼夫拉認為,盡管最新研究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并沒有真正產生任意子,只是模擬了它們的一些性質。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粒子的行為符合定義,它們仍然可成為量子計算的基礎。
2023-05-11 16:33:00在多方合力下,數字化轉型將給中國制造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表示,工業互聯網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同頻共振,正拓展出融合創新的廣闊前景,推動更多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3-05-05 15:34:25有鑒于此,應堅持問題導向與底線思維,突出重點、統籌安排,有效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制造業重構競爭優勢
2023-04-13 16:58:41在智能義肢這樣的高科技領域,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實現更大突破?其實,回看小家電的發展歷程就可以找到答案。幾十年前,一些人曾認為中國制造和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遙不可及,如今,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我們已經不知不覺迎頭趕上,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轉變?!?/p> 2023-03-22 16:45:32
移動機器人在工業應用中優勢明顯。有的移動機器人在定位導航、環境感知、系統調度、協同控制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適應人類不能勝任的危險繁重、復雜多變的動態作業環境,現已深入應用在制造業相關領域及關鍵環節,能更好地服務于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并使其發揮更大功…
2023-03-02 15:31:43《實施方案》的發布,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機器人﹢”時代。在這個時代,機器人的技術創新水平快速提升,應用場景日漸豐富,幫助更多企業提質增效,幫助更多行業轉型升級,幫助人們實現美好生活。
2023-02-10 14:41:59浪潮超高清新型顯示制造基地在濟南正式啟用。該項目一期項目建設面積6700平方米,生產線可年產LED模組達4萬平方米。
2023-02-09 15:34:58從政策方面來講,多部門要配合落實好此前出臺一攬子紓困、穩增長的政策和接續措施。要鞏固制造業復蘇基礎,繼續暢通交通物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制造業正常運營;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保供穩價組合措施力度不減,財政、金融支持制造業措施的力度有望合理加大,降…
2023-02-03 16:32:36據研究人員介紹,其研究所采用的真菌通常生長在腐爛的木材上,它會形成一層表皮,以保護菌絲體,即真菌的“根”免受外來細菌和其他真菌的侵害。當研究者提取并干燥這些表皮時,發現其與一張紙的厚度相當,不僅很柔軟,更是一種很好的絕緣體,可承受200攝氏度以上的溫…
2023-02-02 16:53:55你們盡管想象,我們負責實現!”中核集團的科技工作者們在觀看了《流浪地球2》后與導演郭帆在網上互動。網友留言:“未來可期,希望更多有關科幻的美好夢想可以實現?!?/p> 2023-02-01 16:55:16
在生產車間,一輛擁有上萬個零件的汽車,至少要經過沖壓、焊接、涂裝、總裝等環節,技術精密、流程復雜。智能制造的培育與壯大,同樣是系統性工程,需要企業、科研機構、政府部門等主體協同發力。立足當前、謀篇未來,錨定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先進技術賦…
2023-01-31 16:14:42如同一條功力深厚的鯰魚,中國家電業但凡“跨界”進入一個新領域,那個領域就打開了全新的想象空間。然而,中國家電業并非作為市場的攪局者,而是以強大的工業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大規模對接市場需求和產業鏈,如此這個產業就優化起來,并誕生新的產業競爭力
2022-12-09 16:14:57展望未來,如何在投資和融資兩端發力,實現平衡發展,十分關鍵。
2022-11-16 14:15:26面向未來,一系列部署舉措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將進一步加快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扎實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不斷夯實實體經濟根基,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供更強大的支撐。
2022-11-16 14:05:23不容忽視的是,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但與國際先進制造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022-09-17 10: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