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美國電商亞馬遜宣布斥資39億美元收購醫療服務供應商One Medical。在此之前,亞馬遜于2017年花費13
7億美元收購連鎖超市全食超市,去年又斥資84.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營業。
迄今為止,亞馬遜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三筆交易都是針對連鎖超市、影業公司和醫療保健提供商。這些交易表明,亞馬遜很愿意在有
增長機會、與核心業務相鄰的新興市場進行戰略性投資。
目前亞馬遜大部分營收來自在線電商平臺,大部分利潤源自云計算部門AWS。兩個部門幾乎都是在公司內部建立起來的。但亞馬遜最
大的幾筆收購表明,公司愿意在與其核心競爭力關聯的相鄰市場中不斷進行投資。
周四亞馬遜收購One Medical是公司進軍醫療領域的又一次重大舉措。亞馬遜已經在打造線上藥房、遠程醫療服務和新興診斷業務等
其他醫療服務。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埃米莉·費爾德曼(Emilie Feldman)表示,這些交易凸顯出亞馬遜和谷歌、Facebook、蘋果等
其他大科技企業如何在本已龐大的業務基礎上繼續實現增長,從而轉變為“現代企業集團”。
費爾德曼說:“他們所做的是在核心業務周邊繼續尋求增長,因為核心業務本身可能有點受限。”“雖然電子商務只是電子商務,但
我們能否找到像醫療保健這樣增長更快的小眾市場,或者能否通過廣告或米高梅之類的方式提高加速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能力。”
市場咨詢公司Insider Intelligence首席數字健康分析師麗莎·菲利普斯(Lisa Phillips)也同意這一觀點:“他們需要進入新的領域,從而
找到增長點,而醫療保健市場已經逐步成熟。”“就這次收購而言,他們現在就是為了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亞馬遜也不能在其所處的核心業務市場進行收購,以免刺激那些急于審查公司市場影響力的監管機構。相反,亞馬遜必須在醫療保健或
自動駕駛等市場影響力較小的領域進行大舉收購。
收購米高梅和全食超市也與亞馬遜Prime訂閱服務有關。亞馬遜的Prime會員讓公司從數百萬消費者那里獲得了穩定的經常性收入,還
有助于提升用戶忠誠度。
One Medical可以遵循同樣的模式。亞馬遜已經在Prime訂閱服務中加入了買藥優惠等福利。
“他們可以向Prime會員提供優惠醫療服務,從而提升Prime會員的用戶忠誠度,”投行Edward Jones高級分析師布萊恩·亞伯勒(Brian
Yarbrough)說。“這是他們又一項引以為豪的成就。”
亞馬遜周四沒有說明此次收購是否會擴大與醫療保健相關的Prime會員福利。亞馬遜健康服務部門高級副總裁尼爾·林賽(Neil Lindsay)曾
負責亞馬遜Prime訂閱服務,他說,公司認為“醫療保健是用戶體驗中需要改造的重要一環。”
收購或自行打造
這三筆收購都發生在亞馬遜努力自行打造相關業務之后。
從本世紀頭十年中期開始,亞馬遜投入大量資金和頂尖人才,通過Amazon Fresh和Prime Now等服務進軍食品雜貨配送領域。但忙了
10年時間后,亞馬遜除了提供食品雜貨配送服務外,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什么進展。隨后亞馬遜收購了全食超市,從而獲得行業專有
技術和大量實體零售店。
亞馬遜Prime Video是Netflix、Disney+等流媒體服務的有力競爭對手,公司每年花費幾十億美元為Prime會員制作原創內容。收購米高
梅營業豐富了亞馬遜的媒體庫,使其能夠直接獲得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等傳奇電影IP和付費有線電視網絡Epix等數字資產。
同樣,亞馬遜涉足醫療保健也有好幾年時間。2018年,亞馬遜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在線藥店PillPack,然后推出自己的在線藥店業務
。此外,亞馬遜還推出與One Medical存在競爭關系的Amazon Care,提供遠程診療和當面診療服務。公司首先向員工開放這項服務,
去年開始提供給其他用戶。
亞馬遜在內部業務多元化方面確實取得了成功。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創立于2006年,逐步發展成為市場領先的云計算平臺,使亞馬遜成
為企業軟件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去年創造了185億美元的運營利潤。亞馬遜還成為在線廣告領域的主要參與者,2021年錄得312億美元的
營收,超過微軟、Snap和Pinterest的廣告營收。
但亞馬遜的種種舉措也表明,如果不能快速打造起相應業務,就愿意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