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兩年線下活動后,有全球工業技術“風向標”之稱的漢諾威工博會今年恢復線下舉行,主題為工業轉型
。來自約60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展商展示了其最新工業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歐洲面臨能源、供應鏈等領域不確定性挑戰的背景下,以綠色氫能(下稱“綠氫”)和開放數字生態系統
帶動未來工業轉型成為此次展會亮點。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本屆工博會開幕式上強調工業轉型的緊迫性并指出,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不僅是應對氣
候變化的明智之舉,在經濟層面也是正確選擇。
據介紹,今年工博會有超過250家參展商圍繞氫能源主題參展。展會主辦方德意志會展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
科克勒說,通過風能、太陽能發電來大量生產可儲存的綠氫,有望成功,這將幫助快速實現能源轉型。
德國氫能和燃料電池協會發言人諾爾瑪·肯珀說,氫能相對高效、易儲存,能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工業等
領域,這對以工業見長的德國意義重大。
西班牙伊維爾德羅拉電力公司通過模型展示了其建造的工業用大型綠氫生產廠。據介紹,該工廠包括一座光
伏電站、一個用于儲能的鋰電池系統和一個氫電解系統。
德國弗勞恩霍夫模具和成型技術研究所展示了旨在降低氫生產成本的“示范工廠”模型,其中包括制氫所需
的各種技術模塊和套件。該所研究員安德烈亞斯·黑梅勒說:“為讓氫能得到普遍應用,需要經濟上負擔得起
的電解器和燃料電池。規模效應將使氫能在能源轉型中的優勢更加明顯。”
德國北部石荷州氫能經濟協調中心主任安妮卡·菲舍爾表示,德國北部地區風電資源豐富,“在可預見的將來
,我們肯定需要生產或進口更多氫能,以滿足巨大的能源需求”。
開放數字生態系統是本屆工博會的另一大亮點。德國政府的“工業4.0”戰略促進機構——“工業4.0”平臺
秘書處副主任丹尼爾·森夫說:“以往很多企業僅在自己的圈子內開展業務,如今很多問題只能通過供應鏈上
的密切合作解決。這涉及供應鏈的韌性,開放合作的數據空間是其中的關鍵。”
法國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負責人芭芭拉·弗賴對記者說:“我們認為未來工業是開放
并由數據驅動的。如果系統間不能相互溝通,那相當于止步不前。我們要基于大量由自動化產生的數據進行
分析判斷,在透明基礎上作出正確有效的決定。”
工博會上,施耐德電氣展示了其基于物聯網的新版開放自動化平臺,設備制造商可利用其數字化解決方案,
讓設備與生產線的調試時間縮短60%,產品上市速度加快50%,節約質量成本20%。
科克勒說,歐洲部分地區勞動力緊缺,需要數字化驅動的自動化。“我們正處在所有系統與工廠連接的時期
。你可以想象工廠之間像人們交換手機照片一樣交換信息,這有助于企業借助開放數據在經濟上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