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周靖杰)數字經濟是今年全國兩會聚焦的熱點之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逐步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提高應用能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年初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是我國數字經濟領域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
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長忠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這是我國促進數字經濟整體發展,推動數字文明從量變向質變躍升的重要舉措。”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鄭長忠認為,在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布局數字中國的整體建設,既要重點推進,又要整體發展。推進數字文明建設,首先必須從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入手。在文明形態建構中,經濟建設處于基礎和決定地位,只有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才能使其他方面建設內容有物質基礎。數字文明形態構建,不只有經濟內容的物質文明建設,而且還應推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這一邏輯必須貫穿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的整體布局之中。
鄭長忠強調,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既要重視數字產業化,也必須推進產業數字化;既要重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也要重視數據技術的具體應用;既要重視數字經濟發展,也要重視數字經濟治理。他說:“在整體布局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既要處理好數字經濟發展內部各方面的關系處理,也要處理好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中國建設的其他領域之間的關系,還要處理好數字中國建設各領域之間的關系。”
鄭長忠還強調,中國數字文明建設目前正處于量變向質變躍升的關鍵階段,不僅要為數字文明建設確立四梁八柱,而且必須為其明確其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