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前夕,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首席執行官丁磊提交多份提案。本次兩會,丁磊委員重點圍繞新興數字產業發展、民生熱點痛點兩大方向建言獻策。
主要包括搭建全球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研發鈉離子電池等新能源電池等前瞻性數字經濟、新能源議題,以及提倡全民急救教育、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等重要民生議題。
搭建全球一流知識產權交易平臺 輸出“中國風”影響力
近些年,越來越多中國文化產品、尖端技術專利走出中國,走向全球交易市場。冰墩墩、三體、西游等中國文化IP,已在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廣泛影響力,掀起“中國風”浪潮。
為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強國目標的實現,加強知識產權基礎設施建設、激勵知識產權領域的優質創新創造,勢在必行。
對此,丁磊委員提交了《關于搭建全球知識產權數字交易平臺 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的提案》。提案建議,由國家牽頭搭建全球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針對文創IP、芯片、數字影音等重點知識產權領域,
形成明碼標價、按需收費、公平合理、售后完善的全球知識產權定價和交易體系,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力;加大對新型侵權盜版行為的懲處整改力度,建立侵權“黑名單”,維護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把握新能源自主權 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研發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迅速發展,而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已成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丁磊委員長期關注新能源領域,在2021年就曾提出建立動力電池國家標準等提案,
并獲得工信部公開回復。
今年,針對新能源電池原材料價格一年暴漲10倍、供需不平衡、回收利用效率低等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丁磊委員再次提交了《關于加速鈉離子電池等新能源電池研發 提高我國新能源自主權的提案》。提案建議:充分發揮我國鈉資源優勢,布局鈉離子電池等新能源電池研發,解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等問題,提高我國新能源供給自主性;鼓勵鋰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探索新能源汽車電池
“以租代買”等模式,減少資源浪費。
將急救教育納入素質教育范疇 為生命救援打開綠色通道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標,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我國猝死風險近年來呈現逐年升高的態勢。但當前,國內急救知識普及率僅1%,大多數患者僅有4~6分鐘的“黃金搶救時間”,
卻通常要承受周遭人員和親人不敢救、不會救的慘痛遭遇。曾有急救醫生表示,其從業10年,僅救活了1例心臟驟停患者。如何提高大眾急救素養,培養社會急救力量,需要抓緊上好每個人的“生命必修課”。
在《關于推動急救知識納入素質教育培養 提升全民醫療素養的提案》中,丁磊委員認為全民急救教育,要從校園抓起。他建議,將急救知識納入素質教育教學與培養范疇,充分探索VR、
AR等數字技術與校園急救科普的結合,將“邊看邊學”轉化為“體驗式教學”;通過上線權威的急救科普平臺、加強急救培訓專業師資力量的模塊化培養,設立急救培訓硬性指標等方式,
為生命救援打開綠色通道。
為電動自行車安上數字大腦 護航百姓安全出行
隨著外賣、同城配送等產業快速發展及綠色出行推廣,電動自行車已成為許多人工作出行的重要工具。但同時,電動自行車違法違規行為也日益嚴重,顯著影響百姓出行安全。據智研咨詢數據,
僅2019年,國內就發生2.9萬余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其中大多與電動自行車相關。
對此,丁磊委員在《關于強化電動車安全整治 創造安全有序交通環境的提案》中建議:電動自行車出廠前可統一加裝傳感警報器,危險情況下自動鳴笛警示駕駛員及行人注意安全;針對經營性電動車,
考慮推廣裝有“RFID電子車牌”芯片的專用號牌,聯動城市交通智慧大腦,快速捕捉違法違規行為,提升執法效率。
履職5年 丁磊委員提交了超30份提案
自2018年履職以來,丁磊委員聚焦數字友好型社會建設,以促進數字經濟成果普惠為宗旨,連續5年向全國兩會累計提交超過30份提案,內容涉及數字創新、新能源、智慧教育、綠色低碳、女性減負、
數字化養老等方向。其中,不少針對數字產業的前瞻性建議和民生痛點議題,獲相關部委關注并公開答復后,從建議走向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