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發布關于《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的更新說明,宣布微信對外部鏈接管理措施進行更新,在點對點聊天場景中將可直接訪問外部鏈接;
將在群聊場景下試行開放電商類外部鏈接直接訪問功能;后續計劃開發自主選擇模式,為用戶提供外鏈管理功能。
很長一段時間,外鏈無法正常打開、支付方式不互通是某些互聯網公司形成自身競爭護城河的慣用手段,這不僅加大了信息交易成本、影響用戶體驗,也損害用戶權益、擾亂市場秩序。
今年7月,工信部牽頭啟動為期半年的互聯網專項整治行動,將屏蔽網址鏈接作為專項治理的重點之一。
9月,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行政指導會,對互聯網平臺互相屏蔽網址鏈接問題提出具體的監管要求。
這可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其降低經營成本;對消費者而言,則有助于提升使用互聯網有關服務的便捷程度。
目前看,大部分平臺已解除外鏈屏蔽,但互不兼容的情況依舊存在。
比如,有的只是試行開放電商類外部鏈接,短視頻等鏈接無法直接分享,平臺移動支付也仍存在誘導用戶“二選一”的不兼容問題。
互聯互通是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總體趨勢。隨著數據流量逼近極值,未來數據紅利需要靠數據價值的不斷挖掘來實現,拆掉非正常屏蔽對各方都有利。
互聯網行業共同發展,不該是故步自封的,而應是開放包容的;不該是自彈自唱的獨奏,而應是美美與共的合唱。
有關互聯網平臺應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積極落實國家有關部門要求,不得選擇性自我優待,不得非正常屏蔽或推送利益相關方信息,與其他平臺一起相向而行。
有關部門則須見招拆招,加強監管,依法懲治“惡意屏蔽鏈接”“惡意不兼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著眼于規范程序規則,形成透明、規則化的平臺開放政策,
營造一個互通開放、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行業規范健康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