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工作高效,讓生活便捷,讓身心愉悅,軟件如今早已成為我們平日里的不可或缺。將于8月31日至9月2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中
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上,會有哪些搶眼“黑科技”首發,140余家硬核企業或700余位行業大咖間又將釋放哪些新活力、擦出哪些新火花……
昨天,走進正在緊張布展的軟博會,“熱”是前去提前“探營”的記者最大感受。體現在哪?看好天津軟件行業發展的“熱情”是其中之一。經過
“天津軟件園”展臺時,您一定會被一個“綠樹+碧海+航母”映襯下的精美沙盤所吸引,泰達集團副總經理張超興致勃勃地說:“這就是由我們市屬國
企泰達控股聯手央企中國電子共同打造的天津信創產業園區。選址在泰達航母公園近旁,把軟件和文旅兩大產業融合互動,動工時間就選在此次軟博會
舉行期間。我們的目標是到2033年,將園區打造成為產值超千億元、稅收超百億元、帶動就業超十萬人的軟件產業集聚地,也為助力天津成為中國軟件
名城提供堅實保障。”
園區輻射8.67平方公里,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因為天津的軟件行業,特別是信創領域,實力雄厚,在全國位列前茅,企業紛紛扎根天津發展。”說
起建園初衷時張超脫口而出,天津軟件園將借鑒國內外成功園區建設運營經驗,構建多元復合的創新型城區。
會聊天的GPT(生成式預訓練模型),也應用到醫療領域。在卓朗科技展臺,記者感受到軟件研發的“熱度”撲面而來。記者碰到負責“卓朗醫療大
模型”的企業天工事業部售前經理郭鑫浩,他和研發團隊依托卓朗AI模型+醫療場景大數據,為打造國內領先的醫療領域GPT模型攻關多半年,目前進展
順利。“會深度學習的它,能成為醫生精準診斷的得力助手,例如有的病人,病情復雜,病程較長,病歷可能達到上千字,醫生需花大量時間查閱既往病
歷或詢問病患,而醫療大模型可以通過AI算法快速提取關鍵信息,幫醫生做病情分析,一目了然、節省時間。不僅讓診斷更精準、迅速,還能及時提醒病
患服藥、復診等。”他說。
一個做工業軟件起家的國企,為何“跨界”做起醫療?“多年來,卓朗科技依托工業AI模型已打造了多個工業場景的解決方案,在大數據、AI模型等方
面積累豐富經驗,而卓朗擁有的多個數據中心,是實現這個模型的算力基礎,與醫療機構合作,通過大量的診斷報告數據不斷‘訓練’是實現這個模型的關
鍵。”郭鑫浩用“學的越多,診斷的越精準”來形容醫療大模型,“我們還在不斷對大模型進行改進和提升,未來將全面賦能醫療健康領域各應用場景,為
醫護工作者及普通百姓提供更優質、靈活的AI醫療輔助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約12000平方米的展區,還是分論壇及平行活動,包括一系列最新成果發布,在此屆軟博會上,以軟件賦能的“數實融合”新場
景層出不窮,它們越發走近你我身邊,貼近民生需求,托起百姓幸福美好生活。(記者 史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