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科學思維在2023年暑假發布的第一個主題便是“海洋科考季”。在線上課中,老師會在真實的“沈括”號上教學,讓孩子重走南海科考路線,還會帶給孩子同款深海動物標本,深海資源采樣標本;完成課程任務、發布海洋科普宣傳視頻的小朋友,還能獲得由守望地球公益組…
2023-06-12 15:57:56該研究在北方荒原組中發現的沉積構造為重塑火星歷史提供了新啟示。“未來‘祝融號’對該區域的深入探測和采樣返回,將加深我們對火星宜居性和生命痕跡保存的認識。”肖龍說
2023-05-22 16:31:14本研究中的觀測結果成為支持火星北部平原古海洋存在的直接性原位探測證據。“祝融號”著陸點的位置也表明,觀察到的沉積構造可能形成于北部平原古海洋的海退過程中。18日,相關研究成果在權威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
2023-05-19 15:08:00自2016年起,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長期觀測系統已先后多次布放于我國南海冷泉區域,其中單次最長連續布放天數達659天(有效工作時間414天),累計水下布放時間1070天
2023-03-27 16:16:54海洋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家園,向人類提供了氧氣、食品、藥品、能源。在21世紀的今天,開發海洋、保護海洋都離不開科技支撐。
2022-06-28 16:16:03自然資源部6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9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8.3%,占
2022-04-07 09:00:09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桑吉耶夫·古普塔表示,最新研究表明,火星過去這一階段存在海洋,這一結論很合理,但這只是一個模擬,“我們仍然需要更強有力的海洋地質方面的證據。”
2022-02-19 15:59:49“我們的研究主要是從物理現象來討論,從機制上進行解釋,仍需繼續完善該機制原理,并把它理論化。同時天氣預測也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強有力支持。”
2022-02-16 17:37:52同濟大學的校園里,常常可以看到,白發蒼蒼的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騎著輛自行車匆匆穿過。 11
2021-11-16 08:00:04